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幼儿保育
【专业代码】770101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学 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培养从事幼儿园保育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学校育人目标:日新于行,尽美于心
(一)日新于行,是不断积累继而创造价值的实践精神
职业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学校主张“日新于行”,强调学生不仅学会动手实践,还要不断积累并反思专业技能,追求实践创新,从而满足日新月异全新技术革命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日新于行,重视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精进,在点滴进步中不断收获自信。
(二)尽美于心,是尽善尽美的宝贵匠心
每一个平凡之人,受人尊重的德行是美,专注于事业的奋斗是美,善于创造的匠心是美。尽美于心,是一种行动、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个学生要实现持续发展,根本还是在于修炼一颗平凡但不平庸的匠人之心。尽美于心,强调学生要追求技艺独具匠心、追求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做人尽善尽美。
为了实现“日新于行,尽美于心”这一育人目标,学生具备以下十大素养: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培养规格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
2、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学前儿童,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做事认真。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
5、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专业知识
1、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弹、唱、跳、说、画、写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
2、幼儿发展知识
掌握关于幼儿生存与发展、教育与保护的有关法律政策;掌握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以及对应的教育策略与方法;了解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应的教育策略与方法。
3、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熟悉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实施特点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以及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了解 0-3 岁婴幼儿教养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1)掌握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知识;
(2)掌握0-3岁婴幼儿教育家庭指导的相关知识;
(3)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研究0-3岁婴幼儿的基本方法;
(4)掌握0-3岁婴幼儿艺术教育的基础知识;
(5)具有对0-3岁婴幼儿开展动作、认知、语言、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教育与指导能力;20
(6)具有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设计和实施亲子活动的能力;
(7)有利用和设计游戏环境、支持和引导0-3岁婴幼儿的游戏行为的能力;
(8)具有面向家庭、社区开展多种婴幼儿亲子活动、个别指导的能力;
(三)专业能力
1、幼儿园或幼教机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能够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并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能够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能够提供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2、幼儿园或幼教机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
能够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并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玩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
3、幼儿园或幼教机构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能够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做好班级常规管理,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保育和卫生工作;能够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疾病与事故。
4、幼儿的活动激励与评价能力
能够关注幼儿日常表现 ,及时发现和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能够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方式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能够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5、沟通与合作能力
能够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善于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能够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能够协助幼儿园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6、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
能够主动收集分析教育过程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改进保教工作;主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积极了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动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五、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 学前教育、保育专业
本科: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六、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2.专业技能课
3、专业选修课
4、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培养敬业精神与职业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的重要措施。
(1)教学实践:专业教师可根据本专业实际,在课堂内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实践训练,如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组织能力的训练,保教工作能力的训练等。
(2)教学实训:从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各文化馆、少年宫、早教中心及各类幼儿园进行教学实训活动,巩固学校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和幼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达到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就业创造条件。
(3)顶岗实习:各文化馆、少年宫、早教中心及各类幼儿园顶岗实习,通过承担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实际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形成从事拟定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周学时为28。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
表一: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表二:幼儿保育专业职业能力考核及1+X证书
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表三: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十二、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班级授课、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实践训练、讨论、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专业教师的教学博客及学生个人空间,建立课程交流讨论群组;另外还可利用教学团队的QQ群、班级网站、班级Q群、精品课程网站等网络空间,聚集教学资源,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教学及实时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三、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有条件学校可以聘请企业教师参与评价;学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十四、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场)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场所需能够支持本专业技能课“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的名称及数量见下表。
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幼儿园软硬件配套,有相当的办园历史,长期接受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已经成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见习、实习的需要,落实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对接的人才培养。
十五、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 人; 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专业任课教师应为本科以上学历,具备“双师”素质,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具备教学改革意识;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规定学习时间与内容,组织各种培训,寒暑假集中组织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学校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及大赛。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校内优质课及教案比赛,市级教学能力大赛等,依托大赛的平台积极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三教”改革,形成教学良性循环,提升整体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通常需要在实训基地进行,因此,学校组织教学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保护、操作规范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
十六、毕业标准及升学就业
本专业主要面向托幼班、幼儿园、学前班和社区早教服务中心等多类型的教育机构,培养从事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幼儿专业教学技能,具有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意愿和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的幼教初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一、毕业标准:
1、专业岗位知识要求:
(1)熟悉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我国教育制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2)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声乐、钢琴、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的知识;掌握幼儿舞蹈、幼儿游戏的知识;掌握手工、图案、绘画、环境创设的知识;掌握幼儿体育、幼儿营养学、保育学、卫生学的知识;掌握幼儿双语(普通话、英语)、阅读与写作的知识;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幼儿各科教学方法;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和英语知识。
2、专业能力要求:
(1)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有效地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口语表达能力、三笔字能力、幼儿教具(含课件)制作和使用能力、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能力教育教学技能诸多方面有1-2门专长。
①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和保育必备的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各种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技能和一定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园务管理技能;
②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技能和音乐、体育、舞蹈、美术等艺术表现技能;
③具有从事幼儿英语教学的技能;
④具有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的技能;
⑤具有初步从事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技能;
3、专业综合素质要求:
①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为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有较高的人文修养,了解中国文化及历史,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掌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学前儿童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③要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有有效的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善于和幼儿打交道,能唱会跳,能弹会演,在教育教学技能诸多方面有1-2门专长。
④具有较强的职业关键能力:有自觉创新、自主创业的精神,具备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沟通,学会处理人际交流中的各种问题,有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
⑤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的心理,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自强不息,顽强进取;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较繁重的工作任务。
二、考取由吉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长春市教育局颁发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
三、升学标准:有升学意向,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教学内容,并掌握。
四、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早教中心、托育机构、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早教师、育婴师、幼儿教育行政人员,或其他相关机构的应用型人才。
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长春国际经济贸易职业学校为您提供,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cgmzz.com